
通知公告
大連理工大學提名2020年遼寧省自然科學獎項目公示
時間:2020-03-20編輯:
項目名稱:芳香化合物催化去芳構(gòu)化/官能化新策略
提名者:大連理工大學
一、提名意見: 我校包明研究團隊,一直以來致力于有機分子的高效催化轉(zhuǎn)化的基礎(chǔ)研究,尤其在芳香化合物催化轉(zhuǎn)化方面,提出形成π-芐基鈀中間體的原創(chuàng)性策略,解決芳香化合物反應活性低的難題,在J. Am. Chem. Soc.和Angew. Chem. Int. Ed.等國際頂尖化學化工學術(shù)期刊上發(fā)表論文,合成系列脂肪族碳環(huán)化合物、取代芳香衍生物。該項目第一申請人是遼寧省“興遼英才計劃”科技創(chuàng)新領(lǐng)軍人才。該系列研究工作開創(chuàng)了新穎芳香化合物化學,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。 提名該項目為遼寧省自然科學獎 二 等獎 |
二、項目簡介: 本項目屬于有機化學領(lǐng)域?;诜枷慊衔锪畠r易得、結(jié)構(gòu)多樣性的特點,開展簡便高效的芳香化合物去芳構(gòu)化/官能化反應研究,是有機合成方法學研究領(lǐng)域之熱點。該領(lǐng)域備受關(guān)注的難點之一是如何破壞芳香環(huán)的共軛結(jié)構(gòu)而使其活化,進而在溫和條件下發(fā)生脫芳構(gòu)化和功能化反應,為脂肪碳環(huán)的構(gòu)筑和芳香衍生物的合成,提供簡便、高效新方法。針對上述難點,我們首次采用氯甲基芳香化合物作為原材料,通過形成π-芐基鈀中間體的策略,開辟了破壞芳香環(huán)的共軛結(jié)構(gòu)而使其活化的新途徑,豐富了有機合成方法學的研究內(nèi)涵。主要發(fā)現(xiàn)點如下: 1.成功實現(xiàn)溫和條件下芳香環(huán)上親核取代反應 揭示了芳環(huán)的π-電子可以填充到鈀原子的空d軌道,進而形成π-芐基鈀中間體,達到活化芳香環(huán)的目的。首次實現(xiàn)了溫和條件下過渡金屬催化芳香環(huán)上親核取代反應,該反應具有專一區(qū)域選擇性,為芳香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新方法。將我們工作作為重要研究進展,《Chem. Soc. Rev.》進行了大篇幅詳細介紹。Wiley-VCH出版社出版的專著《Side Reactions in Organic Synthesis II: Aromatic Substitutions》也大篇幅詳細介紹了我們工作,并選作該專著的唯一封面圖片。由于該親核取代反應經(jīng)歷了特殊的C–H鍵氨基化反應機理,引起計算化學領(lǐng)域?qū)W者的關(guān)注,在《Organometallics》上發(fā)表了計算反應機理的專題論文。 2.實現(xiàn)了鈀催化的烴基化-脫芳構(gòu)化反應 以脂肪碳環(huán)的簡便構(gòu)筑為目標,確立了鈀催化的烯丙基化(或炔丙基化)-脫芳構(gòu)化新反應。在合成脂肪碳環(huán)的同時,向分子內(nèi)引入烯丙基或炔丙基功能團?!?/span>Angew. Chem. Int. Ed.》評價該工作的亮點是“利用極其溫和的鈀催化烯丙基化-脫芳構(gòu)化反應為實現(xiàn)從簡單萘環(huán)到六元稠環(huán)的結(jié)構(gòu)提供可能”?!?/span>Chem. Soc. Rev.》進行了大篇幅詳細介紹,并從理論上揭示反應機理。該新反應同樣引起計算化學領(lǐng)域?qū)W者的關(guān)注,在《Organometallics》上發(fā)表了計算反應機理的專題論文。作為2008年的年度研究進展,《Coord. Chem. Rev.》介紹了我們的工作。 3.基于π-芐基鈀中間體成功實現(xiàn)CO2的資源化利用 首次使用π-芐基為碳配體,利用其較強供電子能力,增強中心金屬鈀原子的Lewis堿性,進而有利于活化Lewis酸性的CO2,成功實現(xiàn)了鈀催化羧化偶聯(lián)反應。我們的研究工作也是首例過渡金屬納米粒子催化轉(zhuǎn)化CO2的工作?!?/span>J. Organomet. Chem.》評價我們所報道的反應是“前人沒有成功的羧化偶聯(lián)反應”。該研究工作多次被《J. Am. Chem. Soc.》及《Chem. Asian J.》等期刊引用和介紹。
本項目8篇代表作包括《J. Am. Chem. Soc.》和《Angew. Chem. Int. Ed.》各一篇;8篇代表作共他引145次。Synlett主編曾評價本項目工作是“催化領(lǐng)域的開創(chuàng)性研究進展和令人愉快的‘本壘打’業(yè)績”,并邀請我們撰寫了介紹本課題組研究工作進展的Synfacts專欄論文。本項目涉及的形成π-芐基鈀中間體的新策略,可以實現(xiàn)氯甲基芳香化合物高效催化轉(zhuǎn)化,推動有機合成化學和理論計算化學的發(fā)展,已有國內(nèi)外課題組在此基礎(chǔ)之上開展研究工作。項目第一完成人是遼寧省“興遼英才計劃”科技創(chuàng)新領(lǐng)軍人才,在國內(nèi)外學術(shù)會議上多次就本項目工作進行報告,如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rganometallics and Catalysis (OM&Cat-2014)、全國有機化學會議、全國金屬有機化學會議和全國均相催化會議等。在本項目完成期間多次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。
|
三、代表性論文專著目錄(不超過8篇)
序號 |
論文專著 名稱/刊名 /作者 |
年卷頁碼 (xx年xx卷xx頁) |
發(fā)表時間年月 日 |
通訊作者 (含共同) |
第一作者 (含共同) |
國內(nèi)作者 |
他引總次數(shù) |
檢索數(shù)據(jù)庫 |
論文署名單位是否包含國外單位 |
1 |
Palladium-Catalyzed Amination of Chloromethylnaphthalene and Chloromethylanthracene Derivatives with Various Amines/J. Am. Chem. Soc./S. Zhang, Y. Wang, X. Feng, M. Bao* |
2012, 134, 5492-5495 |
2012.3.28 |
包明 |
張勝 |
張勝,王毅,馮秀娟,包明 |
17 |
SCI |
否 |
2 |
Carbocycle Synthesis through Facile and Efficient Palladium-Catalyzed Allylative Dearomatization of Naphthalene and Phenanthrene Allyl Chlorides/ Angew. Chem. Int. Ed./ S. Lu, Z. Xu, M. Bao*, Y. Yamamoto* |
2008, 47, 4366-4369 |
2008.4.29 |
包明,山本嘉則 |
陸仕榮 |
陸仕榮,許占威,包明 |
28 |
SCI |
是 |
3 |
Palladium-Catalyzed Carboxylative Coupling of Benzyl Chlorides with Allyltributylstannane: Remarkable Effect of Palladium Nanoparticles/Org. Lett./X. Feng*, A. Sun, S. Zhang, X. Yu, M. Bao* |
2013, 15, 108-111 |
2013.1.4 |
馮秀娟,包明 |
馮秀娟 |
馮秀娟,孫安樂,張勝,于曉強,包明 |
30 |
SCI |
否 |
4 |
Nucleophilic Dearomatization of Chloromethyl Naphthalene Derivatives viaη3-Benzylpalladium Intermediates: A New Strategy for Catalytic Dearomatization/Org. Lett./B. Peng, S. Zhang, X. Yu, X. Feng, M. Bao* |
2011, 13, 5402-5405 |
2011.10.7 |
包明 |
彭勃 |
彭勃,張勝,于曉強,馮秀娟,包明 |
31 |
SCI |
否 |
5 |
Propargylic and Allenic Carbocycle Synthesis through Palladium-Catalyzed Dearomatization Reaction/ J. Org. Chem./ B. Peng, X. Feng*, X. Zhang, S. Zhang, M. Bao* |
2010, 75, 2619-2627 |
2010.4.16 |
馮秀娟,包明 |
彭勃 |
彭勃,馮秀娟,張新,張勝,包明 |
19 |
SCI |
否 |
6 |
Palladium-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Allylation of Chloromethyl(hetero)arenes with Allyl Pinacolborate/ Adv. Synth. Catal./ S. Zhang#, A. Ullah#, Y. Yamamoto, M. Bao* |
2017, 359, 2723-2728 |
2017.8.17 |
包明 |
張勝,烏拉?阿齊茲 |
張勝,包明 |
7 |
SCI |
是 |
7 |
Carboxylative Coupling Reaction of Five-Membered (Chloromethyl) Heteroarenes with Allyltributylstannane Catalyzed by Palladium Nanoparticles/ Tetrahedron Lett./ J. Sun, M. Bao*, X. Feng, X. Yu, Y. Yamamoto, A. I. Almansour, N. Arumugam, R. S. Kumar |
2015, 56, 6747-6750 |
2015.12.2 |
包明 |
孫健 |
孫健,包明,馮秀娟,于曉強 |
8 |
SCI |
是 |
8 |
Palladium-Catalyzed sp2?sp3Coupling of Chloromethylarenes with Allyltrimethoxysilane: Synthesis of Allyl Arenes/J. Org. Chem./ S. Zhang, J. Cai, Y. Yamamoto, M. Bao* |
2017, 82, 5974-5980 |
2017.6.2 |
包明 |
張勝 |
張勝,蔡金芳,包明 |
5 |
SCI |
是 |
合 計 |
145 |
|
|
四、主要完成人(完成單位)
序號 |
完成人姓名 |
完成單位 |
工作單位 |
1 |
包明 |
大連理工大學 |
大連理工大學 |
2 |
張勝 |
大連理工大學 |
大連理工大學 |
3 |
馮秀娟 |
大連理工大學 |
大連理工大學 |
4 |
彭勃 |
大連理工大學 |
浙江師范大學 |
5 |
陸仕榮 |
大連理工大學 |
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(shù)研究院 |
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公布項目持有異議的請于公示期內(nèi)(2020年3月20-27日)以實名方式書面向科技處反映,提出異議的單位或個人應當提交書面異議材料和必要的證明,并在書面材料上加蓋單位公章或個人署名,提供聯(lián)系方式;以匿名方式提出的異議的不予受理。
聯(lián)系人:孫萌
聯(lián)系電話:65935678, 18602328565
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(shù)研究院
2020年3月20日